Samantha 很貼心,常常自己製作小卡片送給別人
最 近和我們家的小姑娘溝通迭出障礙,彼此很難取得共識,她委屈,我動怒,真是苦惱不已。
還好我家Ruby阿妹有十幾年的教學經驗,又是高中女孩兒傾吐心聲+崇拜的對象,對青春期小女生的心理,有很獨到的見解。
昨天晚上和Samantha又有一番爭論後,我忍不住打電話向ruby求救。經過她的指點,我才豁然開朗:原來我是自然腦(偏重邏輯思考的訓練的大腦),和Samantha的社會腦(對藝術語文敏感的大腦),對事情的解讀大不相同,難怪想法南轅北轍,頻率老對不起來。
就像這一陣子,我們母女一直不斷爭論著「朋友到底有多重要」?我總嘮叨她總是那樣在乎同學的看法,花了許多精神努力爭取認同,自得其樂不很好?老是被同學的comments 影響情緒,不但分散了對學習的專注力,甚至還常常生氣掉淚,幹嘛勒?
Samantha卻說是我很另類,她無法想像自己一個人該如何不孤單?也無法體會快樂、悲傷沒人分享有多無趣?我太嚴肅古板,根本不了解現在年輕人的想法。
Ruby笑說,我就是標準的「自然腦」,大喇喇的行事作風,只專注於我有興趣的事物,常常都是獨來獨往,不太受旁人意見的影響。這在「社會腦」看起來,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。
「我小時候覺得妳怎麼都不會被朋友欺負,後來才知道妳們這種人就是神經比較大條,也不太在乎身邊是否有人陪伴,對身邊的事就是感覺比較遲鈍啦!」Ruby說。
「但是妳可不能依照妳的狀況來要求Samantha喔!她是個「社會腦」,和妳完全不同,是個敏感的孩子!妳看她總是體貼地送妳卡片,還對妳噓寒問暖地,對藝術的體會又那樣優秀,這樣子的孩子,特別需要朋友的認同!所以呀,只要她將該做的事都做好了,就別管她花時間和朋友哈啦,那也沒有什麼不好呀!就不要給她太多限制,否則妳管教太嚴,她就不理妳了,到時候,妳想哭都來不及囉!」
聽到Ruby說Samantha的表現是OK時,我安心許多。大概是因為我老是拿放大鏡檢視孩子,所以才對孩子的一舉一動緊張兮兮。
延伸閱讀